◇节能减排再造绿色中国
国务院日前印发《节能减排“十二五”规划》,明确了10项节能减排重点工程,中央和地方将进一步加大资金支持力度。据测算,节能减排重点工程规划投资需求将达到2.36万亿元。
◇十大领域迎来新商机
《规划》提出的重点工程包括:节能改造工程、节能产品惠民工程、合同能源管理推广工程、节能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、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工程、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工程、脱硫脱硝工程、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程、循环经济示范推广工程、节能减排能力建设工程。这为中国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划定了方向。
◇开展目标责任评价考核
2.36万亿元如何发挥实效?“政府需要考虑如何发挥财政投入的引导作用,撬动市场投资,发挥市场功能。”吴钟瑚表示,应利用政策导向,打破行政制约,激发市场活力,多渠道引导企业、社会资金积极投入节能减排。
他还建议,应理顺资源类产品价格关系,建立充分反映市场供求、资源稀缺程度以及环境损害成本的价格形成机制,通过杠杆作用,使更多企业自觉自愿增加环保投入。
专家认为,强化问责机制将为节能减排提供有力保障。吴钟瑚分析,《规划》明确,国务院每年组织开展省级人民政府节能减排目标责任评价考核,考核结果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,纳入政府绩效管理,实行问责制。“《规划》对节能减排、淘汰落后产能的每一项目都有具体指标,这使落实问责机制更具可行性和操作性。”
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所长潘家华向记者表示,推动节能产业发展不应炒作概念、流于形式,而应注重技术研发,讲究效率和质量,应避免为了立项或申请资金支持而上马一些不成熟的项目,最终造成浪费。
此前,河海大学法学院院长邢鸿飞教授还表示,目前环境保护领域立法仍相对滞后。他建议,应健全相关法律法规,使监管体系更为有效。 |